首页

搜索 繁体
请收藏本站网址:guanjiaxiaoshuo.com

第60节(2 / 2)

什么愚蠢的人物。

当年汉安帝刘祜的父亲,其实也是皇位的有力继承人,只不过是被窦后迫害,所以才被剥夺了继承权。

刘祜真正掌权之后,心眼又小,逼死他不算奇怪。

一开始的蔡伦被邓绥领导多少还有点不服气,现在他只希望邓绥能够长命百岁,活得越久越好。

【至于科圣张衡,便是发明浑天地动仪的人。

他的发明也不仅仅是浑天地动仪,还有瑞轮荚、指南车、记里鼓车、独飞木雕、地形图等等。

张衡也不仅仅是一个发明家,他还是杰出的天文学家、数学家、地理学家、文学家。

——为什么文学家在最后呢,因为相对来说,还是科学技术的贡献更大一点。

不过古代士农工商等级森严,手工艺者是在社会底层的,这也就导致了很多人搞发明创造并不一定会被人看得起。

但是像张衡这样,可以创造出可以预告地震会在哪个方向发生的发明,你敢说不好吗?从实质上来说,哪一个救得人更多,显而易见吧?

当然,我也并没有说文学就没有意义的意思。

只是有些文人,不必把自己的地位抬得那么高。绝大部分的文人,对社会没什么贡献,却又瞧不起那些有贡献的普通人。

但是这些人呢,在历史上可能只言片语都没有留下,时光的浪花一冲就什么都没了。

手艺精巧的手工艺者和发明家们,却会用他们的作品在历史上留下痕迹。】

【说得好!】刘煓鼓掌,【乃公就觉得那种地的吧,比那掉书袋的强。

踏实干活的,比那成天之乎者也的强。】

朱世珍也难得点了点头:【不过这读书人身份就是高啊,像俺们种地的,一年倒头可能都吃不到几顿饱饭。】

【其实还是因为科技水平不够。】陈曦道,【这也是封建王朝的局限性,生怕种地的人少了,所以鼓励人们种地,不鼓励商业,也不鼓励发明。

像我们这个社会,以前几十个人或者几百个人种的地,一个人在机器的帮助下也就做完了,还能做的又快又好。

而且还有人研究杂交、育种,亩产千斤左右的粮食根本不在话下。】

【多少?】

这次不光是种地的,就连不种地的老祖宗们都站起来了。

【你刚刚说,亩产多少?】

【千斤。】陈曦道,【当然,不会是那种很金贵的品种啦,就是普通的小麦水稻什么的。】

【!!!】

要知道,在古代的亩产就算是最高的时候,也不过是几百斤罢了。

和千斤根本差的太远了。

这样的田,那可是需要精心伺候的,好几个人忙着来,一个人就能伺候几百个人种的地,那是想都不敢想的!

如果当真有这样的技术,那……

日后还怕什么天灾啊,有这样的亩产,那多少人都能救的活了!

各朝各代的皇帝们听到这个数字也激动非常。

粮食代表了什么?

代表了稳定,代表了钱啊!

哪个皇帝不希望自己治下粮食满仓满谷啊!

还有一个人能伺候的了几百亩的田,他们征收商税那么重,对商人极力贬低真的是因为看不起商人吗?那不还是因为,人人都去做商人了,没人种地吗?

现在如果有了这样的条件,那还怕什么啊!

【这就是因为科学技术发展,有太多的东西可以代替人力,甚至是牛马了。

古时候杀牛来吃是违法的,因为牛是要用来耕地的。

我们现代,牛肉嘛,就算是普通人家,想要吃也是随时可以吃到的,只是比猪肉贵上一倍,却也不是什么消费不起的东西。

更不用吃了就坐牢。】

众人:!!!

居然这么厉害吗?

皇帝们被这样的前景忽悠瘸了眼睛,立刻开始通知大臣们,召集全国的手艺人们开始研究如何折腾一下,让他们也能过上这样的日子。

【不过在那种时候,张衡的研究也是不被世人所推崇的,邓绥以公车特征张衡进京,历任郎中、太史令、侍中、河间国相等职。

也正是因为邓绥的鼎力支持,所以张衡才在任上研究出那么多东西。

后世为了纪念张衡,特意将月球背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“张衡环形山”,太阳系中的1802号小行星命名为“张衡星”。】

【啥?】刘煓更震惊了,【张衡星?月球?】

【是的,月球便是天上的月亮,张衡星也是我们肉眼可见的星星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